顯示具有 伊朗遊記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伊朗遊記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8年1月29日

伊朗 (第八天) @ 設拉子Shiraz

15.9.2017黃昏,離開波斯波利斯古城遺址後,直奔名城 - 設拉子Shiraz!
這座城市真的好有名氣,單是別名和名號,堪稱眾城之冠,被稱為花園之城、夜鶯之城、詩人之城、哲學家之城、玫瑰之城等等。而且,更曾多次被選定為波斯帝國的首都。
網上資料: 設拉子也是波斯著名詩人哈菲茲和薩迪的故鄉,所以許多學者將這座浪漫的城市稱為「詩人之城」或者「詩歌之都」。
來伊朗旅行,必須要來設拉子這座歷史古城。理由很簡單,它是世界上王室文明和波斯歷史的搖籃,是波斯帝國首都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 和Passargad 巴薩格達 王朝的遺址所在地。 對於德黑蘭、伊斯法罕、阿巴斯港這些城市,商業貿易是他們頭等重要的生命線。而設拉子則是一處綠洲,這點不論是從字面上講,還是從它的比喻意義來講,都是合適的。
又如薩迪Sadi的詩中寫道:「當遊人在五月裡來到設拉子後,他們都流連忘返和樂不思蜀。」      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travel/re5n3rr.html
是晚下榻于古蘭城門前的Shiraz Grand Hotel,是此行最滿意的酒店。晚飯竟然安排了中餐,餐館(不知名)裝潢還不錯,但飯餐不倫不類的,很攪笑!翌日大清早,先後前往城中各景點,最後前往大市集,導遊答應帶大家買手信,引得一眾女士興奮莫名!

2018年1月16日

伊朗 (第七天) @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(續)

15.9.2017 其實在前往波斯波利斯之前,早上還去了幾個景點,但由于波斯波利斯的古城遺址太重要了,我們為了要趕及進場,甚至寧願刪減在帕薩爾加德古城的參觀時間,可想而知,我將波斯波利斯古城的網誌先發佈也不足為怪吧!


冰塔 阿巴爾古
(逗留約 20分鐘)

冰塔是沙漠人在冬天時儲存積雪冰塊的地方,他們將之收藏于塔底約一層半到兩層深的圓坑內,厚實的牆身能起保溫作用,方便用來儲存食物。在沙漠城市,可供參觀的冰塔也有不少。


2018年1月4日

伊朗 (第七天) @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古城遺址

也曾參觀過幾個古城遺址,比起龐貝古城或以弗所古城,伊朗的波斯波利斯遺址算是最小的一個,面積只約有12,500平方米,但地方雖小,內涵卻異常豐富精彩,叫人對古波斯文明*不得不拜服。原來「波利斯」的原意是「都市」,位于伊朗的面南部,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帝國的心臟,是儲存帝國財富的大倉庫。傳說指,阿歷山大帝當年攻佔了這裡,還需動用一萬頭騾子及五千頭駱駝,才能把這倉庫中的財寶搬走呢!
網上資料
- 波斯波利斯位於伊朗境內的設拉子東北51公里一座當地人稱為「善心山」之下,曾是波斯帝國的首都,大約在公元前560年建造,該城的名字在古代波斯的含義是「波斯人的城市」。
- 波斯波利斯是古代波斯帝國的中心。這裏的各種建築如龐大的階梯、精美的浮雕及威風的大門等,都是由大流士大帝統治期內所建,歷時150 年。
- 儘管大多建築頹圮,但從大門開始還是可以給予震撼 ,一路上不管是殘存的柱子、壁畫、甚至是屋頂、已消失的房間,都可以感受到一個曾經偉大的都城。
- 西元前331年,亞歷山大大帝將宮殿焚毀,以示波斯帝國的滅亡。
- 此廢墟已埋於地下二千年,約1930年起全面發掘,整個廢墟於1979 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。考古學上的證據表明波斯波利斯東部的遺址起於公元前515年。

2017年12月27日

伊朗 (第六天) @ 亞玆德 Yazd (下)

14.9.2017 伊朗的第六天 - 用過一個悠閒的午餐後,下午又繼續我們的行程。



亞茲德聚禮清真寺 Jame Mosque of Yazd
Seyed Rokn-e-din alley , Imam St
+98 913 157 3319
(逗留約30分鐘)
- 又叫亞茲德星期五清真寺,12世紀開始沿用至今。
- 一對薩菲王朝的叫拜樓是伊朗最高的宣禮塔,高達52米。其立面從上到下貼滿藍色的美麗瓷磚,內牆和天花板更是裝飾著富麗豪華的馬賽克瓷磚。
- 這座清真寺在使用馬賽克瓷磚方面名列第一。
說實話,亞茲德聚禮清真寺跟其他的清真寺很相似,都是藍色瓷磚,門樓和宣禮塔也差不多模式,我們外來人不太懂得分辨,還真很容易認錯。內進後,碰巧有信眾在參拜/祈禱,那凹槽令人印象深刻。我們入鄉隨俗,也效法當地人在地毯上坐下,或閒聊、或默想、或休息,舒服、隨意!

2017年12月20日

伊朗 (第六天) @ 亞玆德 Yazd (上)

14.9.2017 伊朗的第六天,已來到中部的亞玆德(亦譯雅玆德),它被沙漠團團住,公路沿途所見儘是一片黃沙,而且導遊亦多次提醒,此地因地處沙漠,夏天的溫度可達50度,是很酷熱的地方,要多喝水和穿戴適當。

2017年12月3日

伊朗 (第五天) @ 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, Isfahan

13.9.2017 在伊朗的第五天: 早上仍在伊斯法罕市內,走訪過三個外圍景點後,離開伊斯法罕再走約五小時的車程,前往伊朗中部酷熱的亞玆德。而三個外圍景點中,以伊斯法罕聚禮清真寺最精彩很喜歡,故將之另文發佈

往歐洲旅行,參觀教堂會看得生厭;在伊朗,參觀回教廟也同樣會厭。其實也不叫厭,只是在短時間內參觀太多同類型景點覺得膩而已。伊朗的回教廟,每所都很漂亮,偏偏我卻情有獨鍾,最愛這一所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。它沒有金光燦爛的排場,也沒有富麗堂皇的裝飾,只有磚頭不同的舖砌,全座清真寺內的顏色就只有棕、白、灰,非常樸實素淨,卻益顯其聖潔不凡!
網上資料
又叫伊斯法罕聚禮清真寺 Atiq Jameh Mosque of Isfahan / Masjed-e Jāmé of Isfahan,是伊斯法罕最古老的大型清真寺,包括四座不同時代的宗教建築,興建和修復從771年直到20世紀末。可視為12個世紀以來清真寺建築演進的生動記錄,是伊朗境內保存最完整的古老同類型建築,以及後來包括中亞在內的後期清真設計的原型。整個清真寺建築群的面積有二萬平方公尺,也是採用薩珊王宮四庭院格局的第一個伊斯蘭宗教建築,其著名雙層肋狀圓頂是一項創新的建築技術,啟發了整個地區的後繼建築師。星期五清真寺的細部裝飾風格也是伊斯蘭藝術千來年的代表。 It's a great mosque as well as a great museum of architecture!
2012年列為世界遺產,是伊朗唯一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清真寺,歷史價值不言而喻。
 

2017年11月20日

伊朗 (第四天) (下) @ 伊斯法罕 Isfahan

12.9.2017 在伊朗的第四天,上午參觀完伊瑪目廣場內各重要景點,下午便前往周邊的景點。因為上午的珠玉在前,後來的,在名氣和景致上難免給比下去,亦或許是看得膩的原故,拍攝的意欲低了,或著實累了,照片拍攝得並不多,加上記性差,有一些真的叫我摸不著頭腦,甚至叫出名字來,糊塗啊!^^  (請放心!我已請教團友,並在網上核對圖片及名字。)

四十柱宮 Chehel Sotoun
+98 31 3222 0181
(逗留約30分鐘)

2017年11月13日

伊朗 (第四天) (上) @ 伊瑪目廣場, 伊斯法罕 Isfahan

第四天 12.9.2017,已身在有名的伊斯法罕。這兒要觀光的景點非常多,除了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(留待明早參觀),幾乎都集中在市中心,所以,還真以爲今天會很難捱,可是在導遊的帶領下,于景點間左穿右插,加上那些什麼宮都佔地不廣,開放可參觀的地方也不多,即使導遊再詳細地解說,仍可俐落地逐一完成各景點。就好像在伊瑪目廣場的上午,廣場的東南西方一下子便走完,還有時間作自由活動到北面的市集購物,並且在廣場旁超美的傳統餐廳*享用午膳呢!

伊斯法罕 Isfahan

網上資料:
曾經為波斯首都,被稱為“世界之半”,因這個城市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;亦有另一說法,是因為這裡曾有不少行走絲綢之路的商旅,到伊斯法罕做生意,所以,曾幾何時全世界大部分的物品,都可在這裡找到。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地,中古時代曾是各國商家雲集之地。

伊瑪目廣場 Naqsh-e Jahan Square / Imam Square
網上資料:
伊瑪目廣場位於伊朗的伊斯法罕市中心,原名為國王廣場,伊斯蘭革命後改為今名。建於十七世紀,廣場是城市規劃的一部份,長500公尺,寬160公尺,其規模僅次於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。當年薩非王朝國王阿巴斯檢閱軍隊和觀看馬球的場所。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伊瑪目廣場列入世界遺產。

2017年11月8日

伊朗 (第三天) @ 卡尚 Kashan

第三天 11.9.2017,早上參觀完高美尼陵墓之後,便離開德黑蘭南下走了約兩個半鐘的車程,來到中途的Kashan卡尚,在中途站餐廳用罷午餐,便前往參觀兩個景點,都是有名的古波斯庭園*,才再前往曾為波斯首都、繁盛的伊斯法罕。

搬酒店的日子,也是長車程的日子

2017年10月31日

伊朗 (第二天) @ 德黑蘭 Tehran

伊朗旅行團一般都會在德黑蘭、伊斯法罕、亞茲德及設拉子四大城市停留,九天的旅程只需搬住四間酒店,要洗衣服也不成問題。10.9.2017 第二天,仍然是在德黑蘭活動,主要是參觀博物館。

伊朗地毯博物館 Carpet Museum of Iran
the North-West Corner Of  Laleh Park , Fatemi and Karegar junction
+98 21 8896 2703
http://www.carpetmuseum.ir
(逗留時間約1.5小時)  (要穿即棄鞋套內進)
波斯地毯乃世界聞名,且有價有市,而此地毯博物館內,收藏了過百張由15世紀至現今各式各樣的華麗地毯及掛氈。尤以一些立體的圖案織法,巧奪天工。我雖不識貨,但隨著導遊的帶領和講解,亦頗能體會及欣賞其特色。且館內懸掛了不少極有價值的精美圖片(見下拼圖),我用最大努力,儘量避開射燈翻拍下來,原拍攝者的確拍攝得非常精彩,很值得欣賞。

2017年10月26日

伊朗 (第一天) @ 德黑蘭 Tehran

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,而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是伊朗全國最大的機場,沒想到離開入境柜檯後,來到提取行李的地方時,不是吧?就只有三條行李輸送帶!

椅子前面是提取行李的地方,後面便是海關和機場出口

9.9.2017 經過約十小時的兩次機程、個多小時轉機,另加時差(夏季)比香港慢3.5小時(為什麼是半小時,這個我也不懂)到達德黑蘭已近中午時份,從機場到市區又差不多要一小時,第一個節目理所當然是吃飯。旅遊車停得不太近餐廳,大家隨著當地導遊在街上徐徐前行,所見的建築物都不,還有點舊;廣告招牌也很多,但上面的文字都很陌生,非我輩所明白;觸目所及,不乏天橋、公路、小汽車、貨車......,繁盛得很。

2017年10月20日

伊朗見聞

從前,我總是在完成遊記之後,把餘下零碎的、或自覺新奇有趣的資料圖片,集而為文作一總結,可是發佈了「遊伊朗前篇」,再經增補資料後,覺得能將此行之所見所聞,儘快發佈,似乎對有意自由行的朋友較為有利,不竟我寫網誌的速度頗慢!^^

這圖片並非在旅途所見,但很想在此介紹,因為照片很感動人心,即使我向團友介紹此故事時,仍難掩哽咽聲調。可惜導遊不認識BahareH BisheH,無從獲知更多。


2017年9月30日

伊朗旅遊注意 / 需知

為什麼選擇往伊朗旅遊?因為久仰其名,十個認識的旅人,九個曾向我推薦伊朗。雖然,他有著強烈抗拒兼超多的歷史元素,但見識過外地的回教廟,難免對伊朗的有所期望,始終漂亮的、宏偉的建築仍是我杯中茶。 為什麼參加旅行團?因為自由行的功課做得夠多了,有點累!乾脆參團好了,交了團費,待開茶會時便可做足準備等出發,輕鬆!

出發前,寫網誌寫得頭昏腦脹,因擬完成日本鹿兒島的遊記,好告一段落。忙裡偷閒,在網上也瀏覽過一兩個伊朗的遊記,覺得實用又留下來的是「背包客棧」背包高手"redskyhk" 的 "伊朗16天遊記" :  http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forum/showthread.php?t=1881600  (因為沒有登錄背包客棧,不懂留言也不懂得讚!)  再加上旅行社的茶會後,發覺很多事要注意呢!既然有這些去伊朗旅遊的寶貴資料,當然要與大家分享啊!

在茶會上,及領隊出發前的電話中,都千叮萬囑我們女士要把頭巾隨身攜帶,因為甫抵伊朗國境,出機艙的一刻,便要用頭巾把頭髮包好,這可是法例啊!(頭巾顏色與款式均無規限)   頭巾這一戴上,就只有在酒店自己的房間內才可以卸下了!記住啊! (還要多帶備幾條,因為戴了一整天的頭巾難免有味道!)